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宁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长府〔2021〕46号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新泾镇政府:

《长宁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已经2021年10月26日区政府第18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

2021年11月5日

 

 

长宁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全民健身是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方面,是广大市民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重要途径,是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长宁区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民健身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市前列。为助力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健康上海建设,围绕长宁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奋斗目标,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和《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沪府发〔2021〕21号),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格局,以改革创新增强全民健身发展动力,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发展机制,提高全民健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丰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健身需求。

二、发展目标

积极营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全民健身城市环境。推动长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融合化和数字化发展,推动长宁体育健身设施举步可就、体育健身组织充满活力、体育赛事活动丰富多元、科学健身指导专业高效、公共体育服务数字转型,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到2025年,实现“15分钟体育生活圈”全覆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超过46%,市民体质监测达标率保持全市前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推动“智慧体育、时尚体育、精品体育”发展,实现长宁体育事业“优质+均衡”的发展目标,全民健身工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为长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增彩添色。

三、主要任务

(一)聚焦设施建设,打造举步可就的体育“健身圈”

以“15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为抓手,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按照《长宁区体育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长府〔2021〕39号),实现我区健身设施数量持续增加,布局配置更加均衡合理,资源利用更加充分高效。推进完成上海国际体操中心整体改造项目、娄山关路445弄体育综合项目、临空体育中心(暂名)等重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举步可就的“小型化、多样化、便捷化”健身设施和场所,形成类型健全、布局均衡的健身设施网络,营造功能完善的社区生活圈、健身圈。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学校场地设施的开放服务监管,全面优化、落实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和绩效管理方式,提高现有场馆综合利用率;加大场馆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开放,提供优质体育健身服务。做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

(二)对标全市一流,打造举足轻重的体育“赛事圈”

深入打造“长来赛、宁健康”长宁全民健身赛事品牌,放大品牌的社会效应,形成长宁办赛特点和经验。深化两个坚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办赛理念,坚持以“赛事品牌”促进全民健身。实施“两个探索”,即探索以运动场景为分类标准的赛事体系,探索引进具有引领性和市场潜力的新型赛事。把握“体育+”的发展趋势,重点关注体育+教育、体育+卫生健康、体育+文旅、体育+科技的倍增效应,实现跨领域、复合型的体育发展方式,指导体育企业做大格局、做强赋能,引领全民健身事业的新模式、新生态。

(三)优化服务能级,打造举手可得的体育“服务圈”

优化并落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管理、服务标准,健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标准,推进全民健身融入城区数字化转型,提升智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一网通办”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体育健身组织建设,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支持各级体育行业协会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带动各行各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对基层体育健身组织的指导服务,大力培育在社区基层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社会组织,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发挥单项体育协会专业优势,推进体育项目普及推广。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市民健身指导服务、市民体质监测服务。

(四)弘扬体育精神,打造长宁特色的体育“文化圈”

大力宣传弘扬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体育强国梦,精心培育和发展全民健身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文化。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加强长宁优秀民间体育文化的保护、推广和创新,推进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项目文化建设,挖掘长宁全民健身体育运动项目特色、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讲好全民健身文化故事,扩大全民健身对外交流和文化发展。

四、重点措施

(一)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场馆设施建设

1.打造举步可就的体育生活圈。以“15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为抓手,根据长宁地域东西狭长的特点,围绕外环、中环、内环打造三环设施布局——西部外环,打造以虹桥体育公园、外环绿道、临空体育中心(暂名)为主体的外环体育生活圈;中部中环,打造以延安中学体育中心、仙霞网球中心、西郊体育中心、娄山关路445弄项目为主体的中环体育生活圈;东部内环,打造以上海国际体操中心、长宁温水池、长宁网球场为主体的内环体育生活圈。通过三环联动辐射全区,优化全民健身体育生活圈布局。

2.完成重点体育场馆建设工程。建设完成上海国际体操中心整体改造项目、娄山关路445弄综合项目、临空体育中心(暂名)三大重点体育场馆设施工程,打造长宁全民健身精品赛事重要标杆、全民健身活动重要载体、体育时尚潮流重要地标。

3.推进重点体育健身场地建设。建设市民健身中心、市民健身驿站,满足市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高品质体育健身需求,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扩大供给和提档升级,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各街镇全覆盖。建设长者运动健康之家,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整合体育、养老、卫生健康等公共服务资源,建设面向老年人的社区多功能健身场所。建设社区足球场,充分挖潜利用现有场地资源,在社区因地制宜配建社区足球场地设施,推动社区足球发展,促进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4.推进体育为民实事项目。结合“15分钟体育生活圈”打造和精品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高质量推进体育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社区益智健身苑点的布点、设施功能和管理水平,做好常态化运维和更新。加强市民多功能运动场和市民健身步道建设,更加注重实用性、安全性相结合,并通过加强体育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体现数字化转型在全民健身应用,实现智慧化管理、大数据分析,逐步实现智慧体育发展目标。

(二)全力打造全民健身特色赛事体系

1.持续扩大长宁全民健身品牌影响力。依托上海国际体操中心、仙霞网球中心、西郊体育中心、虹桥体育公园、娄山关路445弄项目的阵地优势,结合长宁现有重大赛事开展情况,把握国际体育赛事发展新趋势,继续举办好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全国桥牌赛、“挑战王仪涵”羽毛球赛等传统优势项目,加大力度引入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支持全国知名赛事的重点场次在长宁举办或将联赛主场设在长宁,新增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重量级体育赛事2-3项,不断提高办赛的高品质、精细化水平,体现体育赛事活力,传递精品城区魅力,增强市民参赛动力。

2.因地制宜,优化赛事活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公共体育用地、产业园区、商场、学校等城市空间和场地设施资源,探索建立以运动场景为分类的标准,构建“1+5”的全民健身赛事体系——“1”是指长三角地区巡回赛,对接长三角体育一体化发展战略,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加强与长三角城市之间的赛事联动和体育交流;“5”是指针对五类不同运动场景开展的赛事,即园区楼宇挑战赛、公园绿地对抗赛、商圈擂台赛、道路竞技赛、社区联盟赛,根据各个场景特点设计更有体验感、互动性的赛事活动,进一步塑造内涵丰富的运动场景。各街道(镇)作为社区联盟赛的承办主体,继续推进“一街一品”建设,巩固原有品牌优势,积极承接全国社区运动会相关赛事,让全民健身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3.紧扣潮流,探索引进时尚新颖的赛事活动。大力发展市民喜闻乐见的路跑、游泳、足球、篮球、自行车等运动项目。关注冰雪、攀岩、击剑、武术、街舞、飞盘高尔夫、极限运动等新兴潮流领域,引进具有较高水准和专业程度的赛事,加大扶持力度,扩大群众基础,促进智力运动、科技体育等非奥运项目发展,推广线上赛事活动新模式,吸引更多的新兴赛事落户长宁。

4.鼓励重点人群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健全“体教融合”协同推进机制,完善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广泛开展青少年喜爱的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赛事活动,帮助青少年掌握2-3项体育运动技能,支持开展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周末营。举办适合中青年、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打造青少年和职工精品赛事、残健融合运动会、驻沪部队军民健身赛事等品牌活动。

(三)全新设计全民健身智慧体育服务管理

1.开发线上全民健身活动平台。依托随申办市民云平台,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实现服务信息的多元化,满足群众对于体育活动的多样化、人性化、智能化、科学化的需求,方便市民群众收看、查询和了解各类体育健身服务信息。组织开展线上体育赛事活动,引导市民线上健身,提供健身指导、健康问答、运动处方、保健知识、体育消费信息及其他方面知识,利用“乐动长宁”小程序,打造体育健身的云平台和云课堂,做好群众体育赛事线上报名工作。

2.推进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以数字赋能、体育惠民为指导,全面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建设。推广共享公共球场模式,实现运动场线上远程管理和智能化运营。加强公共体育场馆的数字化管理与运营能力,纳入全区“一网统管”“一网通办”,通过科技赋能体育,实现场馆在线预订、实时监测、大数据分析、线上服务等管理服务功能,更好地促进全民健身工作。

3.加强全民健身设施智慧管理。以长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依托,加强智慧体育的研究和投入力度,利用智慧改造的多功能运动场、健身苑点、健身步道等智能体育设施及时分析并综合评估市民运动健身效果,提高全民健身指导水平和全民健身设施监管效率,为市民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利用智能科技设备及运动装备获取准确、多样、实时的运动数据,指导科学安全的运动方式,满足市民运动健身获得感。

(四)全面优化全民健身服务能级

1.开展分层分类的服务配送,提高技能配送的精准性。广泛宣传运动促进健康基本知识,开展基础体育课程配送,提高市民健身科学性,自觉养成锻炼习惯。以培育高水平体育健身团队为方向,对社区健身气功、广场舞等团队配送提高课程,使其具备参加市级赛事的能力。推进科学健身讲座、健身技能培训、社区赛事活动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园和进楼宇。

2.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管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推动基层全民健身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培育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发挥市体育志愿者联合会及各级志愿服务组织优势,发展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科研人员、专业社工等积极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3.加强体卫融合,提供标准化体质监测服务。充分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加强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健全区、街镇两级市民体质监测网络,提供标准化体质监测服务,建立市民健康档案,开展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五)探索发展全民健身文化品牌

1.创作体育题材作品,厚植文化基因。挖掘积极向上、拼搏奉献的长宁体育人故事,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广播、社区宣传栏、讲座等形式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鼓励市民运用自媒体创作体育题材作品,普及体育基础知识,传播体育正能量,弘扬体育文化精神,形成全民健身的运动氛围。

2.打造体育文化品牌,加强宣传引领。创新发展新时代体育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展示长宁体育文化发展成就,邀请长宁培养的优秀运动员进学校、进社区,讲述长宁体育故事,弘扬体育精神,促进体育交流,激发爱国热情,打造长宁体育的文化品牌。

3.加强长三角联动,形成合作成果。发挥长三角地区运作体育赛事的区域优势,提升联合举办体育赛事的能力,共同申办、承办全民健身体育赛事,发挥优势,互利共赢,促进区域竞技体育联动发展,推动长三角体育协同发展,形成一批合作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等规划,把全民健身相关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民生实事加以推进和考核。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经费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全民健身联席会议作用,积极推动建立跨部门的工作联动协调机制,提出政策举措,落实责任分工,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长宁全民健身事业协同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全民健身工作队伍建设,将全民健身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和结构优化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青少年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互联互通,推动全民健身与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积极引导退役运动员、教练员等从事全民健身工作,培养社区基层体育工作者、社会体育指导员、赛事活动组织、体医养融合等领域的全民健身专业人才,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全民健身绩效评估制度。将全民健身重点工作情况纳入文明城区等创建评估指标体系,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对全民健身工作的监督。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定期发布全民健身发展报告。

(四)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长宁体育”微信公众号、“乐动长宁”小程序等各种媒体平台,拓宽宣传途径,丰富全民健身宣传方式和方法,加大体育事业宣传力度,发挥长宁体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宣传。借助市民运动会、全民健身日、市民体育大联赛等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加强舆论引导和典型报道,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认识。加大全民健身知识普及和技能宣传力度,帮助市民树立终身锻炼意识,形成关心支持全民健身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